中国十年后哪些资产会暴涨 房子or股票
无论中国的房价怎么涨,总会有一些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房地产市场马上崩盘的声音。普通购房者惧于这些声音迟迟不敢下手,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房花费了自己大半生的积蓄。
事实上,如果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十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有可能就是房子。
说十年后房子便宜,是相对人均收入而言的,比如现在人均月收入是3000元、房屋均价是每平方8500元,而十年后人均月收入是1万元时,房屋均价可能是每平方12000元,相对而言,房屋的价格当然比现在便宜多了,因此,现在高价买的房屋放到十年后非但不保值增值,还会严重贬值!
人口严重流失的中西部中小城市,建设在郊区、新区的房子,以及三流景点附近的所谓旅游地产。这些房子租不出去,卖不出去,只能每月缴纳管理费和房产税。由于空置率太高,业主普遍拖欠物业费,最终物业公司撤离,成为小偷、拾荒者汇聚的地方,门窗没有了,家具被偷了。最后的最后,沦为养猪场,或者拆除卖废品。
但能吸引来人口的城市,房子的命运则大不相同。北上广深的房价,最终会比肩,甚至超过香港。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其中心区的房价也会高不可攀。看看俄罗斯吧,人口只有我们10分之一,国土面积是我们2倍,莫斯科房价仍然列入世界最贵的行列。城镇化永远是失衡的,城市之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房价也是这样。
纸币贬值是必然的,财经作家宋鸿兵举例称,80年代中期,保险公司向他的一个朋友卖保险,说等到2015年朋友退休后,每月可拿到50元人民币的保险金。当时50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是很值钱的。
可现在50元算什么呢?现在在北京,这50元还不够到保险公司领保险金的打的费。
假如你现在有1000万元人民币,你以为你就可以退休吗?如果你把这1000万存银行里,10年后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200万,再过10年,可能只值40万,再过10年,可能只有几万了,可见纸币贬值的速度有多快。
2014年的100元人民币,购买力是2004年时候的几分之一?去麦当劳,买到的东西也许差不了多少,但买房子、雇保姆、看病,孩子上培训班,差别就大了。2004年的时候,深圳保姆月薪是1000元,目前要3500到4000元;好地段差一点的小区,新房子当年是6000元一平米,现在至少要3.5万了。
所以,持有大量现金是非常危险的。即便你存余额宝,做银行理财产品,也低于7%的年收益,相对于7%左右的真实通胀率,你的财富还是贬值。资金量大的可以做信托,达到10%年收益,但如果借钱的企业破产了呢?这个风险显然非常高。
亿万富豪如果不做投资,30年后可能要吃救济。其实不光是人民币和美元,纸币从来都是贬值的。
3、阿里的股票
10年后,阿里的股票价格是3美元还是4美元?虽然今天看起来,仍然在80美元以上徘徊,高不可攀。想想它的大股东雅虎吧,阿里未来也充满变数。
科技企业,历来“富不过三代”。崛起于个人PC时代的微软,到了互联网+时代还能支撑,但到了移动互联时代,比尔盖茨就被无情地扫地出门了。但这仍然救不了微软,衰落仍将继续。
崛起于互联网时代的腾讯,在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时候,幸运地抓到了微信。未来10年,科技领域又将发生巨大变化,阿里等中国互联网巨头们,都将进入他们面临的“第三个技术时代”。这种挑战,他们能应付得来吗?
毫无疑问,肯定会有掉队者,而这种企业的股票,将以暴跌收场。知道巴菲特为什么不喜欢投资科技企业了吧,他是长期投资,需要有稳定的预期。李嘉诚也是如此,偶尔玩玩科技概念。
14年前,阿里巴巴还只是由18个人初创的电子商务公司,而今已经成长为一家横跨电商、金融、无线通信等多种业态的“产业生态圈”,旗下坐拥10余家子公司,而其眼中最重要的资源——“阿里人”(员工)已经扩容到26000多人。
灵敏应变、超强执行力一般在小企业比较容易实现,但是,阿里巴巴已经拥有超过2万员工,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阿里巴巴希望日益庞大的身躯能继续保持像创业当初18人团队时那样敏捷,并且能够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创新。但谁都知道,要让大象跳舞是件很困难的事。
阿里巴巴是中国式商业思维的结晶,而亚马逊却有着天生的全球化基因。二十年来,亚马逊不仅将自己打造成了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同时还建立了完备的物流体系,这对于亚马逊继续在零售方面大展手脚大有裨益。同时,亚马逊从基础技术与硬件入手,打造的AWS与Kindle都被证明是行业颠覆者,展现出其创始人贝索斯的远见。
目前,阿里依然享受国家在自主创业、电商税收及跨境电商等领域的的一系列政策红利,同时可以利用自己在电商领域已有的地位,在各地、各领域与政府进行谈判。例如,阿里最近推出的“耕地宝”产品,就是将传统意义上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过程变成了互联网产品。
但政策红利能够持续多久?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型平台来说,其自身造血盈利模式已经成熟,其所要应对的,不仅是优惠政策撤销后的资金投入,甚至有可能需要做好反哺地方的准备。
4、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进入传播领域对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
根据Editor&Publisher的最新研究:大约1/3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
另据美国Paragon研究公司的调查显示:1998年13%的美国家庭因上网而退掉了订阅的报纸。网络传播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
当海尔叫停了纸媒广告投放后,人们就会发现新媒体传播已经越来越被客户、用户所重视,传统媒体如何顺应全媒体时代,如何在粉丝经济下立足并发展,交互性是关键,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快而全地完成到达率、实现转化率,这是当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课题。
于是很多传统媒体开始争相开设订阅号、服务号、微博、电商,想通过抢占新媒体一席之地,为日后分一杯市场之羹铺好道路。
报纸、杂志在这种洗牌的年代、颠覆的年代,能活下来的肯定是少数。所以,如果你投资传媒股,需要瞪大眼睛看清楚了。凡是机制陈旧的,即便讲了“新故事”,最终也将是浮云。
但新媒体会崛起,只不过,这种崛起遇上了鼓励创业的好时代,所以最终会是这样的:传统时政类报纸被包养,其核心内容成为禁地;私人背景的新媒体难以介入时政领域,但空间更大的,媒体的服务、娱乐甚至游戏功能,将被私有化,被做大做强。一批新富豪,会在这个领域诞生。
其实对于九零后来说,时政内容恰恰是他们最不关心的,也是最没有市场价值的。而澎湃新闻,搞的就是这类风险最大、最没有价值的东西。
5、地产股
虽然大城市中心区房价会持续跑赢通胀,但开发商的好日子结束了。未来10年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残酷的挤压“过剩产能”时代。过去10年眼睛长到头顶上的从业人员,将开始体会到传统媒体所经历的痛苦,绝大部分中小房地产企业会死亡,7成左右的从业人员需要转行,大量的高管、中层将从“锦衣玉食”的层面,“沦落在风尘”。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接受CNBC财经电视台采访时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此前疯狂膨胀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走到了“转折点”,供应量将超过需求量。
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大鳄争食的时代,中小房企的生存境遇愈发艰难。随着行业集聚程度的进一步深入,相对于规模越做越大的大型房企,中小房企的处境可谓“凄凉”,对外,在拿地、销售等方面要面临大房企的激烈竞争,对内,融资、转型等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虽然2014年底市场出现翘尾行情,但是从2014年全年市场表现来看,房地产行业的境况显然已经大不如从前,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全年同比降幅近8%,销售均价同比跌幅近5%。
与此同时,大型房企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增加,50强房企的销售额门槛已经高达140亿元。对诸多中小房企而言,继续寻求规模扩张极有可能碰壁而亡,如何在夹缝中谋求生存空间,已经成为这些企业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从销售业绩分布来看,销售额超过百亿的房企出现清晰的断层,绿地、万科等七家千亿级企业销售规模继续扩大,12家企业的销售规模在300亿~1000亿元,与第一集团之间拉开了500亿元的销售差距,而100亿~300亿元的企业则多达61家,竞争异常激烈。
亿翰智库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化东表示,百亿企业阵营之间的分化正在拉大,规模房企的规模越做越大,强者恒强的趋势愈发明显,销售额100亿~300亿元的房企,很多是从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布局的房企,抵抗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有限,未来也存在不少变数。
由于金融机构为了控制投资风险,中小房企很难获得开发贷,信托等其他融资渠道的成本又居高不下,中小房企没了“救命钱”,与大企业在土地市场的拼抢显得不堪一击,这就导致了一系列连锁恶化反应。
在市场低迷时期,中小房企销售策略并不占优势,去化难度加大,资金匮乏拿不到可以开发的土地,项目运作陷入停顿,就将面临资金链崩盘的高风险。张化东表示,中小房企最主要的生存压力,正是来自高昂的融资成本和严重的人才流失。
央视曝光的泡沫严重的股票有哪些?
2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罕见地点了14只题材股和高价股:多伦股份、二三四五、神州高铁、天神娱乐、三泰控股、中科云网、科达洁能、鲁丰环保,长亮科技、全通教育、安硕信息、暴风科技、京天利、贵州茅台。是啊。。当初4000点就喊。。一直喊到6000多点。股市本身揪是虚拟经济。。必须有泡沫。。市盈率就是泡沫率。都是
- 上一篇: 股票t十0新闻(与股票有关的新闻从哪里看)
- 下一篇: 解读股票新闻(股票新闻软件)